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2022年聊城市公安局普法计划
2022-05-31 09:54:47
高新区公安分局

2022年聊城市公安局普法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坚持政治引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市公安民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全体民警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和教育培训必训内容,不断深化全警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采取理论学习、法治实践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2、推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的法治实践。结合法治公安、法治聊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践,在普法实践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常态化开展。

    二、明确重点内容,精心谋划普法宣传活动

    3、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活动,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宪法观念,强化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法治氛围。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和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宣传教育,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增强民警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创新宣传形式,深度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5、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全市公安机关广大党员民警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党组织“三会一课”重要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6、深入学习宣传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加强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扫黑除恶、全民禁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治安管理、防治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为推动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加强内部普法,着力提升全警法治素养

    7、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认真履行主要负责同志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做到领导班子带头集体学法、定期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每年至少举办2次法治专题讲座,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8、加强公安民警履职能力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坚持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开展针对性练兵,切实增强全警履职本领和实战技能。抽调业务骨干担任执法培训教官,采取典型案例评析、旁听庭审、“走出去”、“请进来”、“送教下基层”等形式,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分期、分批开展执法培训,精准提升执法主体能力水平。

    9、推进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大力加强公安法治文化建设,凝聚警心、锻造警魂,打牢普法工作根基。因地制宜推进公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宣传执法标兵、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全市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推介优秀公安法治文化作品,讲好警察故事,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气。

    四、积极创新实践,注重提升普法工作质效

    10、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对市局警种部门的普法责任进行明确细化,按照职责分工逐一确定各自的重点普法内容、普法对象、重点活动及时间、工作措施等项目,推动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

    11、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现场教学、互动交流、情景模拟体验等形式,向中小学校及大学师生系统传授防诈骗、防盗抢、防校园欺凌、远离“黄赌毒”、防传销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和技能,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全面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青少年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12、深化落实以案释法制度。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利用办理案件各环节宣讲法律,边执法边普法,耐心释法明理,及时解疑释惑。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

    13、开展重要节点主题宣传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110宣传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大力营造法治氛围。

    14、做好媒体普法宣传。依托公安机关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将与群众社会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载入其中,通过生动的形式、新颖的载体,打造富有公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通过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事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公民提升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